和平精英awm辅助美国两党及内阁成员对华思想全景图——美国是如何走向对华强硬的?

更新时间:2024-04-17

和平精英awm辅助美国两党及内阁成员对华思想全景图——美国是如何走向对华强硬的?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罗志恒 贺晨 华炎雪

  摘要

  美国宪法规定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别归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所有,其实质为权力制衡,但两党政治斗争明显。其中,总统的主要职责为忠实执行法律法案,内阁及相关部门辅助总统行使行政权。

  当前直隶于美国总统的重要机构主要有内阁、总统行政办公室及特定独立职能部门三类,内阁级别核心成员达24名。内阁主要由美国副总统和15个行政部门组成;总统行政办公室独立于内阁,是对总统的贴身幕僚、直接向总统负责的各级助理及机关的总称;特定职能部门直接受总统指挥、管理与控制,包括中央情报局等。除副总统外,特朗普可直接解聘内阁及行政办公室人员。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频繁更换内阁及白宫高级官员达42人。

  与外贸及经济直接相关的主要高层已基本转为鹰派,与其他内政、外交相关的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等多次指责中国的南海、一带一路问题,对华批评从贸易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是极端鹰派。仅财长姆努钦相对温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主张在贸易上保持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认为中国是对全球贸易体系最大的破坏者。贸易与制造业办公室主任纳瓦罗认为中国利用贸易补贴和汇率操纵,将产品倾销到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对华态度由鸽转鹰,认为301调查的核心是科技问题,不能让中国扼杀美国的未来。商务部长罗斯认为首要任务是降低贸易逆差,对实行不公平贸易政策的国家予以反击。国家安全顾问波顿在外交问题上是极端鹰派,鼓动美国放弃“一中原则”。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中美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合作共赢(1979-2000)、竞争合作(2000-2008)、战略遏制(2008-今),两党对华态度从对华友好的共识到分歧,再到形成遏制中国的共识。整体上共和党更为务实,重实际利益轻意识形态,民主党重意识形态强调中国的人权问题,共和党对华负面评价占比高于民主党。两党对华态度整体上取决于中美关系、世界政经格局变化。第一阶段,中美有共同对抗苏联的利益基础,其后为促进中国走向西方的自由经济、民主政治、获得中国市场,美方拉拢中国,支持中国加入WTO。两党对华整体友好,对华接触是共识。第二阶段,中美有竞争也有合作,2000年共和党政纲提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非战略合作伙伴”,但911事件后美国需要与中国合作对抗恐怖主义等,美国对中国实施“接触”与“遏制”战略。两党在此阶段对华定位出现分歧,共和党对华态度转为强硬与拉拢交织,民主党主张继续与中国接触,认为中美关系恶化会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但也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第三阶段,美国受金融危机重创、贫富差距拉大,反全球化抬头,同时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南海冲突加剧。美国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对华全面遏制。两党对华重新走向共识,即遏制中国。美方认为中国是政治的威权主义,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贸易上的重商主义,国际关系上的新扩张主义。

  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向投资限制、技术封锁和人才交流中断全面升级,贸易逆差只是幌子,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明显。

  目录

  1   美国权力的主要架构

  1.1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1.2美国行政部门组织架构

  1.2.1  内阁

  1.2.2  总统行政办公室

  2   特朗普内阁主要成员及思想

  2.1特朗普频繁调整内阁成员,逐步集聚鹰派官员

  2.2当前内阁成员主要观点

  2.2.1  经贸领域核心官员主要观点:全面鹰派

  2.2.2  内政及外交领域核心官员主要观点:基本鹰派

  3   美国及两党对华态度的转变

  3.1互利互惠的合作共赢时期(1979-2000):中美关系在波折中前进,两党对华接触达成共识

  3.2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过渡期(2001-2008):贸易合作领域更趋广泛但摩擦增多,两党对华定位分化

  3.3渐行渐近的战略遏制期(2008年至今):中美关系重新定义,美国两党对遏制中国重新达成共识

  4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势

  4.1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向投资限制、技术封锁和人才交流中断等全面升级

  4.2传统对华友好的美国政商人士普遍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缓慢表示不满,认为要重新调整中美关系

  4.3中美贸易战的演变

  正文

  1   美国权力的主要架构

  1.1 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admin